降本增效优秀征文展播④ | 炼焦车间成本“手术刀”剖开增效“新路径”

更新时间:2025-06-27 10:54:00

点击次数:266

作者:管理员

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,企业降本增效刻不容缓。新高焦化炼焦车间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,以创新为“笔”、以实干为“墨”,在降本增效赛道上绘就生动画卷。截至2024年底,9个班组协同发力,将炼焦成本从2023年的4.53元/吨降至4.4元/吨,远超公司降本目标,为行业低迷期注入发展动能。这一成果的背后,是全体党员带头冲锋,引领员工在技术创新与精细管理上的深耕。

煤气节能:党员破解“能源密码”。煤气是炼焦生产核心能耗项。2024年,该车间全焦产量82.15万吨,较2023年增长0.27%,产量增加意味着能源消耗本应随之上升。但在党员技术骨干带领下实现“逆势降本”。关键一招是停用脱硝塔补燃——党员技术团队深入研究脱硫脱硝反应原理,经多次试验与数据监测,证实该举措既满足环保要求,又大幅降低煤气消耗。全年节约煤气成本超百万元,为行业煤气节能提供宝贵经验。

电力管控:精准施策驯服“电老虎”。电力消耗占车间成本大头。为了驯服这只“电老虎”,各班组党员骨干组建攻关小组,对除尘风机运行频率实施“动态调控”:装煤、出焦等粉尘高峰时段提高频率保除尘;生产平稳期降低频率减能耗。同时严控空调用电,按季节和室温设置温度,避免浪费。最终,焦炉用电量因产量增加略升,但脱硫脱硝用电量下降27万度,全年累计节电96万度,实现了绿色生产与降本增效双达标。

脱硫脱硝:“化学家”的精准调控技术。在脱硫脱硝工段中,有一位“精打细算”的“化学家”—— 他就是炼焦车间脱硫脱硝工段长陈惠新,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对数据的敏锐洞察力,他承担起了精准调控的重任。他时刻紧盯在线数据,二氧化硫数值波动时迅速调整喷粉量,在“多则浪费、少则失效”的平衡中实现材料精准利用。2024年,车间节省了小苏打163吨、液氨100吨。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164.2万元,为车间的降本增效立下了汗马功劳,也树立了党员先锋模范标杆。

修旧利废:党员引领“变废为宝”。热修班和机修班党员化身“废旧物品魔法师”。热修班班长王春荣带领骨干,利用闲置废旧管道、铁板自制16个上升管水封盖,节约24万元;机修班班长陈文华更显“巧思”:当看到炉门、油缸等故障设备被送去外委维修时,他带领班组骨干,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,成功修复了这些设备,让废旧物品在他们手中实现了华丽转身。在更换装煤车煤斗时,他又创新提出用高强度铁板焊接自制煤斗,直接节约费用6万元。这些创新举措既盘活资源,又锤炼班组自主维修能力。

自主维修:一线党员的“省钱攻略”

脱硫除尘工段巡检工、党员曾明在一次巡检时发现环境除尘水管破裂,工段长陈惠新立即组织技术骨干自主维修,数小时修复成功,避免外委抢修费5000元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在党员骨干的引领带动下,脱硫除尘工段员工针对更换除尘布袋工作,想出了一个好办法,就是将更换除尘布袋时丢弃的骨架分离再利用,仅这一“小举动”便为公司节省40余万元,彰显精细管理的降本潜力。

在新高焦化炼焦车间,类似这样的降本故事不胜枚举。在党建引领下,“降本无盲区,创新无止境”的理念融入生产全流程,不仅筑牢企业发展根基,更树立“精打细算、开源节流”的标杆。这支“敢担当、善作为”的团队,正以创新为笔、实干为墨,在降本增效之路上续写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。